2018年06月15号
亲,欢迎来到国际艺术网【官方网站】!
010-87724862
关于活动

公益活动

艺道百年——费尔南·莱热《黄色浮雕构成》| 机械美学的立体主义演绎

作者:童雁汝南工作室 来源: 2025-08-21

      费尔南·莱热,运用鲜艳夺目的色彩和圆柱状的几何形体等独特的立体主义手法诠释机器之美,给工业时代的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审美愉悦,揭示了莱热独特的艺术心理以及对现代工业社会的热衷与颂扬。以浓重的原色调、机械般的形状和简单的粗线条轮廓描绘二十世纪奔忙的生活,他是最早的立体主义运动领袖之一,是一位深受现代工业技术和立体主义影响的法国画家。

      在20世纪最初的十年,立体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流派方兴未艾。它追求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立体主义注重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莱热创造了一种个人形式的立体主义,并逐渐将其修改为一种更具象的纯粹主义风格。他对现代题材的大胆简化处理使他被视为波普艺术的先驱。

费尔南·莱热,1949年






艺道·百年国际现当代艺术项目第6号作品,黄色浮雕构成,92x65cm,1931年

       莱热的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期抽象艺术浪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由知名艺术家童雁汝南策展的“艺道——百年国际现当代艺术项目”中,选用莱热的《黄色浮雕构成》作为立体主义艺术的代表。在这幅画中,莱热以鲜明的色块和几何形状构成,融合了立体主义和装饰主义的元素。黄玉的色调在画面中起到了引导作用,营造出一种动感和视觉冲击。整体构图表现了现代生活的活力和复杂性,体现了对空间与物体关系的探索。黄色的人物浮雕是画面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象征着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

      受城市空间混乱和对鲜艳原色的兴趣的影响,莱热试图表达新技术和机械的噪音、活力和速度,他的画作经常营造出一种运动感。在他的画中,常运用立体的平面与形状对于城市或是人与物的外观进行再构成。

      莱热工业垃圾的新奇景象中找到了创作新系列画作的灵感。自然形态和机械元素并置的震撼,“成吨的废弃机器,花朵从内部冒出来,鸟儿栖息在上面”,体现了他所说的“对比法则”。而在莱热的人物和静物的塑造中,即存在着用连续而分明的立体将对象分割再组合的方法,同时带有大量深色和阴影的衔接。物象的轮廓不是清晰可见,而是融入了画面整体的立体构成之中。画面纷乱中又存在着和谐,带有着强烈的视觉冲突效果。在莱热早期的创作中,这种立体主义的塑造带有着强烈的莱热个人风格特色


森林里的裸体,1909-1910年


餐桌和水果,1910-1911年



静物,1914年



蓝衣女人,1912年



构图(工作室裸体模特习作),1912年



烟民,1911-1912年



屋顶上的烟囱,1911年



书中的房子,1912年

      莱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当了一名工兵。这段经历,影响到他后来的艺术风格。他曾回忆说:“我突然被抛入一个令人目眩的、新奇的现实之中。……我在机械兵团的新同伴是矿工、挖路工,铁工厂和木工厂的工人,我在他们中间发现了法兰西人民。”莱热没有像立体派别的画家那样朝纯粹抽象的路子上走,而是带着他的立体主义艺术风格转向了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他热情地表现那些联系着现代文明的机械的面貌,表现那些普通的劳动者。在莱热的许多画作中,他运用纯色色块和立体的拼接将风景和人物的轮廓与颜色表现出来。相比他之前的作品,用色更加纯粹明了,形象也更加分明。莱热的立体主义艺术自此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虽然他的画风发生着各种变化,但代表他作品特征的通俗的意图、明快的色彩、明朗的气氛和有力的形体却没有改变。但即便是在战地中他也没有中断绘画,在莱热回到巴黎,他决心要在作品中体现更多现代的、大众化的主题。 

 

带啤酒杯的静物,1921年



城市,1919年



城市(局部),1919年



铁路道口,1919年



机械元件,1917年



工厂,1918年



马戏团,1918年



城市中的光盘,1919年



在工厂,1918年

      莱热曾写道:“现代绘画中的对象必须成为主角并推翻主体。如果反过来,人类的形态成为一个物体,它可以大大解放现代艺术家的可能性。”他在文章《我如何构想人体》中详细阐述了这一想法,他写道:“抽象艺术是一种完整的启示,然后我们能够将人体视为一种可塑性价值,而不是一种情感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作品的整个演变过程中,人物形象一直故意不表达”。作为第一位以机器时代的意象为惯用语,并将消费社会的对象作为绘画主题的画家,莱热被称为波普艺术的鼻祖。

      因此,在莱热创作的后期,对于人物的立体侧写成为了其创作的重心,在20世纪20年代时期的创作,在很大范围内都是围绕如何对人体在立体主义中的表现展开。



母亲和孩子,1922年



三个女人,年份不详



三个女人,1921年



两个人物,在红背景中,1923年



带猫的女人,1921年



机械师,1919年



早餐,1921年



男人和女人,1921年

      在艺术创作的成熟时期,莱热的立体主义词汇变得更加清晰。在他画中的人体和景色更加立体化的同时不失去其本身固有的特色。在把握这种微妙的平衡感的同时,莱热将自身的立体主义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莱热认为美感不只存在于特定的艺术创作,它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机械装置和制造中。于是这位艺术家与自己所处的周遭世界积极互动,并不断在绘画形式上进行多种实验。

      在莱热的一生和职业生涯中,费尔南德·莱热始终寻求在他的艺术中捕捉现代生活的活力和不断变化的条件。他涉足绘画抽象和机械美学,与立体派和纯粹派一起展出,并尝试了各种媒体,如绘画、素描、纸上作品、壁画、布景设计、书籍插图、陶瓷和电影。作为一名艺术家和艺术教师,他对现代主义的审视和质询对 20 世纪的后代艺术家发挥了重要作用。   


溜冰场 Marine 蓝红服装图 ,1921年



壁画,1924年



创造世界,幕布画 ,1924年



三位音乐家,1930年

      在创作生涯的后期,莱热的画风趋于成熟,而对于形状与空间在画面中的表现又出现了新的形式——不再拘泥于将具体的物体二维和立体化,而是更加随心所欲地在画面中安排立体地表达。在他晚年的作品中存在着一股自由性,突破了其年轻时期的自我桎梏。


跳舞,1942年


柱塞,1941-1942年



纽约再见,1946年



阅读,1948年



蝴蝶(静物与蝴蝶),1948年



红底大游行,1958年



专辑《马戏团》其一,1950年



椅子、灯的静物,1955年

      费尔南·莱热所处时代是一个艺术运动和思潮纷繁杂陈的时代。他自始至终坚守内心底线,从对自身艺术有益的艺术运动如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几何抽象主义和纯粹主义中不断地汲取养分。他的艺术形式游移于具象和抽象的中间地带,适度向抽象偏离,又没有最终脱离物象的具体形态而完全抽象化。这些个性鲜明的绘画语言无疑具有现代艺术形式上的审美价值和独特意义。



艺术家简介
童雁汝南1977年生于九江,自幼学习中国传统书画,1996年考入中国美院油画系,2012年获博士学位,生活工作于杭州。复旦大学、中国美院研究员。上海APEC、杭州G20、厦门金砖、首届进博会主会场艺术总监。策划展览百项,顾问收藏基金数十亿,获国家贡献奖、艺术成就奖。20多年如一日修行式、面对面的肖像艺术创作,来阐述中国山水精神和老庄的天地观。数位国家元首、百位美术馆馆长世界名人为其做模特。个展举办于在意大利威尼斯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米兰艺术与科学博物馆、德国国立哈根欧斯特豪斯美术馆、波恩当代艺术馆、圣马力诺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苏州博物馆。作品展出于威尼斯双年展、库里蒂巴双年展、洛迦诺电影节,法国蓬皮杜中心、大皇宫、东京宫、俄罗斯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巴西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日本国立新美术馆、东京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作品收藏于古根海姆基金、威尼斯卡瓦利弗兰凯蒂宫、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美院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湖北美术馆、苏州博物馆,英国王室、丹麦王室、沙特王室,瑞士银行、德意志银行。